Page 17 - 國家海洋研究院111年年終成果手冊-科研巡航.鏈結世界KeeP Going
P. 17

完善海洋基礎調查







 南沙太平島周圍海域環境特徵研究


 自行研究單位:海洋科學及資訊研究中心 陳麗雯 副研究員、傅科憲 副研究員、
 林昆毅 助理研究員、王博賢 副研究員、李孟學 副研究員、李宜芳 科員

 南海表層水域漁業及海底礦藏資源豐富,依據大陸礁層構造辨析疆土界線更是涉及到國土主權,而南海藍
 色國土資料更是維繫著各國海域通行安全及經濟利益。本院繼 110 年度利用勵進研究船 LGD-2103 航次,執行
 「西南海域基礎調查委託專業服務」計畫之調查工作後,我們發現海床底質的採樣點似乎與隨船探測的聲學特

 徵有類同的趨勢,水域環境更有特徵現象值得深入探討,因而於 111 年度運用此資料進行深入研析,也為後續
 太平島海域研究尋找潛在主題。
 本研究利用太平島周圍海域水文長時間佈放觀測,以及地形底質量探測成果加以分析探討該區域得海域環

 境特徵。
 利用太平島水深地形特徵 ( 圖 1),我們發現底質採樣驗證後,區域性的分布類別與我們運用多音束資訊轉
 換為背向散射呈現的表面底質強度特性甚有關聯 ( 圖 2),甚至連珊瑚礁區或是有孔蟲砂都可以辨識出不同的的
 強度特性 ( 圖 3),可供我們製作底質分布圖進一步研究及監測。太平島水文觀測發現不論是太平島東側或南側
 淺水 ADCP 量測到水位跟海流皆以全日潮 K1、O1 及半日潮 M2 為主;深水 ADCP 量測到壓力跟海流仍是以全

 日潮 K1、O1 及半日潮 M2 為主。並且藉由南側浮標水下溫鹽觀測底部水團與潮流關連性 ( 圖 4),發現高鹽度
 變化最大量時間與全日潮流最大值時間接近,有時全日潮流最大值後 3-4 小時,此低溫、高鹽水團伴隨著東北
 方向全日潮流增強出現。反之,當潮流逐漸由東北轉為西南方向時,該水團則消失。



            圖2、太平島海床多音束、底質、採樣成果比對 (西北坡 )






























 圖 1、太平島北坡地形構造特徵





            圖 3、太平島海床多音束、底質、採樣成果比對 ( 東南礁區 )







 16                                                                                                             17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