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海洋環境基礎特性科普手冊-國家海洋研究院
P. 49
48 49
海 域 角 北 東 東北角 東北角 北 東 域 海 角
劇烈天氣與危險海況 海氣象特性長期變遷
˙˙˙˙˙˙˙˙˙˙˙˙˙˙˙˙˙˙˙˙˙˙˙˙˙˙˙˙˙˙˙˙˙˙˙˙˙˙˙˙˙˙˙˙˙˙˙˙˙˙˙˙˙ ˙˙˙˙˙˙˙˙˙˙˙˙˙˙˙˙˙˙˙˙˙˙˙˙˙˙˙˙˙˙˙˙˙˙˙˙˙˙˙˙˙˙˙˙˙˙˙˙˙˙˙˙˙
瘋狗浪 每年夏季時台灣東部外海的黑潮流量增加,黑潮主軸較為離岸,但次層低溫海
水因受地形擠壓抬升,加上台灣海峽北流水自西向東延伸,使得台灣東北角外
每年的東北季風期間,以及夏、秋季颱風期間發生在深水區直立的岬角礁岩、
海形成一個冷丘 (Cold dome),此冷丘中心位於 25.625°N,122.125°E,直
堤防等地形,尤其面海的一側海浪容易上岸,如鼻頭角、龍洞灣、三貂角,以
徑約 100 公里,50 米深處之水溫低於 21 度。由於冷丘是持續的湧升流造成
及港口防坡堤平台。
的,富含營養鹽,所以此處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漁場。在聖嬰年 (El Niño) 時,
陡降型海灘 台灣東部外海的黑潮流量增加,黑潮主軸較為離岸,使得夏季常在台灣東北角
陡降型海灘會出現波浪造成海水奔流入海的反捲流,海岸和沙灘落差有時高達 外海出現的冷丘現象更為顯著而且範圍更廣,反聖嬰年 (La Niña) 時則呈現相
10 米,踏浪時若遇到長浪襲來,人容易被捲到外海,如宜蘭南方澳內埤沙灘 反的特性。
與花蓮七星潭海灘。
颱風時期長浪 聖嬰年夏季冷丘加強 黑 潮
支
東北角的沙灘,保有渾然天成景觀,包括質地細軟海灘、海蝕洞、峭壁,遊客常 流
次
開吉普車飆沙,或搭沙灘車體驗悠閒時光。但是颱風接近時所產生的長浪,會 層
壟罩拍打原來平靜的海灘,甚至將遊客或車輛捲入海中,如南澳鄉的神秘沙灘。 水 潮 黑
入
侵 主
瘋狗浪 軸
陡降型海灘
鼻頭角
颱風時期的長浪
龍洞灣
三貂角
夏季冷丘 黑 潮
支
流
次
陡降型海灘 台 灣 海 峽 北 流 層
抬 水
升
黑
潮
南方澳 反捲流將人捲走 主
內埤沙灘 軸
南澳鄉神秘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