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海洋環境基礎特性科普手冊-國家海洋研究院
P. 38
36 37
北海岸
北海岸
海 北 岸 域 海 北海岸 北海岸 海 北 域 海 岸
劇烈天氣與危險海況 海氣象特性長期變遷
˙˙˙˙˙˙˙˙˙˙˙˙˙˙˙˙˙˙˙˙˙˙˙˙˙˙˙˙˙˙˙˙˙˙˙˙˙˙˙˙˙˙˙˙˙˙˙˙˙˙˙˙˙ ˙˙˙˙˙˙˙˙˙˙˙˙˙˙˙˙˙˙˙˙˙˙˙˙˙˙˙˙˙˙˙˙˙˙˙˙˙˙˙˙˙˙˙˙˙˙˙˙˙˙˙˙˙
瘋狗浪 冬季時溫暖高鹽的黑潮與寒冷低鹽的大陸沿岸流水團交界處會形成一道明顯的
鋒面,鋒面的兩側水溫差距可達 3~5 度,通常鋒面會從北海岸的三貂角和鼻
每年的東北季風期間,以及夏秋季颱風期間。
頭角岸邊開始往東北外海延伸,東北季風強盛時鋒面會較偏西,靠近富貴角。
常發生在深水區直立的岬角礁岩、堤防等地
形,尤其面海的一側海浪容易上岸,例如野 在聖嬰年 (El Niño) 時,例如 2003、2006、2009,冬季季風較弱,中國沿
柳、潮境、深澳,以及基隆港、和平島、八斗 岸流減弱,北海岸水溫較溫暖,黑潮鋒面的強度亦隨之減弱。在反聖嬰年 (La
子等港口防坡堤。 Niña) 時,例如 2008,東北季風增強,中國沿岸流挾帶更多的冷水到達北海
岸,使得黑潮鋒面更加明顯。
離岸流
聖嬰年 冬季 東北季風較弱
「離岸流」,顧名思義,是離開海岸向外海的 衝浪 中
海流。向岸流入射向岸,經過反射匯聚之後, 玩水區 等待區 國
沿
形成向海的強勁海流。若是被離岸流帶離海
岸 冷
岸,自救的方法就是沿著海岸線方向游,直到 流 鋒 團 水
游出離岸流的影響範圍,再游回岸邊。常發生 看守 離岸流 減 面 黑
於福隆、白沙灣、金山、翡翠灣、沙崙等海灘。 弱 潮
台
玩水區 灣
沿岸強勁潮流 海 暖
季風 北 峽 水
例如富貴角、白沙灣、淺水灣、野柳等海岸,漲潮向西南,退潮向東北,流 團
海流 流
速可達 100 cm/s 以上,近岸處流速較小,離岸處流速較大,這樣快的海流對 鋒
冷水團鋒面
於海上活動具有相當的威脅性。 面
暖水團鋒面
瘋狗浪
富貴角
白沙灣 離岸流 反聖嬰年 冬季 東北季風增強
沿岸強勁潮流 中
淺水灣 國
金山
沿
野柳 和平島 岸
沙崙 翡翠灣 基隆港 流
八斗子 鋒 團 水 冷 黑
潮境 面 潮
深澳 水 暖 較
台 團
灣 面 鋒 強
海
季風 峽
海流 北
福隆 流
冷水團鋒面
暖水團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