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海洋研究院110年年終成果手冊
P. 31
110 年水下文資監測調查委託專業
服務案
合作研究單位:海洋科學及資訊研究中心 陳麗雯 副研究員
海洋政策及文化研究中心 傅瓊慧 助理研究員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
一、研究緣起及目的 三、研究成果
本年度與文化資產局(下稱文資局)共同提出
的「水下文化資產調查監測技術研究合作計
畫」中,首要任務為”水下文化資產監測規範
建立”及”淺水域探測技術開發”,其目標便
是為運用國海院海洋調查之整合規劃能力,協
助文資局規劃遺址監測及調查技術研發,以提
升國海院海域環境探測技術監測能力,並奠定
水下文資監測調查規範增進現地保存效益。在
本院參考聯合國針對水下文化資產保護、監測
與管理經驗及作為,認為現地保存須根據環境
影響分析與敏感因子評估依據、界定保護範 全案執行架構圖
圍,並透過普遍調查(普查)、高精度調查
(精查)、建模、建置基礎資料庫等流程,作
為遺址監測管理之重要參考依據。故本案擬針
對六個調查區進行精查、建模,及水下文化資
產基礎資料庫建置,當中包含四處列冊遺址
(「將軍一號」、廣丙艦、博卡喇汽輪、「綠
島一號」)調查區,以及尚無列冊資訊的台江
二處淺水域調查區。以高精度調查作業為出發
點的水下文資基礎資料庫建置為軸心,委託專
業團隊探測並檢核本院所規劃調查之成果,進
而協助國海院根據列冊精查成果建立水下文化
資產及其他海床建設之監測作業規範,除可提
升我國對於周邊海域保護區的調查技術,更可
協助文資局建置水下文化資產監測機制以及基
礎資料庫。 目前已著手彙整台江國家公園地層分布
及組成概況(陳華玟、吳樂群,2010)
二、研究內容
(一)彙整四處列冊遺址以及兩處台江附近共
六處調查區之環境背景及歷史。
(二)於六處調查區進行三項高精度聲納探
測:側掃聲納、多音束測深、底質測
繪。
(三)於六處調查區進行高精度磁力測量調
查,並於台江調查區加入空中磁測以
及岩心採樣之沉積物分析調查,進行
多重地質技術聯合驗證。
(四)利用六處調查區所測得底質剖面及地形
資料結合成三維地質模型。
(五)水下文化資產基礎資訊建置。 預計首先針對澎湖東南兩處列冊遺址進行高
精度聲納探測
30